汇成股份投研报告:营收破15亿元创新高,利润却大跌18%,产能订单成价值
孙华秋
韩迅
营收连增六年股价却腰斩!汇成股份为何陷入“业绩向左,股价向右”的困局?
在半导体行业回暖的2024年,汇成股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营收突破15亿元大关,同比增幅达21.22%,创下连续六年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令人错愕——年报披露次日,即3月28日,汇成股份的股价大跌3.01%,较2022年上市之初的最高点近乎腰斩。
1.营收高增长,市值萎缩。2024年,汇成股份的营业收入达到15.01亿元,再破历史新高,连续六年同比增速超18%,展现出强劲的高成长性。与之相反,自2022年上市后,其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截至2025年4月1日,汇成股份报收9.82元/股,与历史高点相比,近乎腰斩。
2.原第二大股东套现离场。随着限售股解禁,原第二大股东嘉兴高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于2024年1月减持汇成股份3%的股份,持股比例从7.19%降至4.19%。此后,嘉兴高和继续减持股份,并于2024年9月末从汇成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汇成股份则在2024年耗资近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以稳定股价。
3.产能爬坡和订单兑现成价值锚点。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随着可转债项目逐步落地,汇成股份有望新增24万片晶圆金凸块及2.04亿颗COG封装年产能。这一扩产计划将撬动其营收增长曲线,未来毛利率也可能随产能释放逐步改善。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汇成股份的募投项目量产进度及大客户验证结果。
一、营收狂飙,市值却在萎缩
身处半导体的黄金赛道,汇成股份作为国内显示驱动芯片封测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3月27日晚,汇成股份交出了一份颇具亮点又略显压力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汇成股份的营业收入达到15.0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同比增速超18%,展现出强劲的高成长性。
财报显示,2018—2024年,汇成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6亿元、3.94亿元、6.19亿元、7.96亿元、9.40亿元、12.38亿元、15.01亿元。其中,2019—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04%、57.01%、28.56%、18.09%、31.78%、21.22%。
从财务数据来看,仅仅6年时间,汇成股份的营收规模就增长超4倍,凸显业绩的高成长性,反映出其业务扩张态势良好,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在不断提升。
然而,尽管2024年汇成股份的营收高增长态势不改,但其当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48%,增收不增利的窘态让投资者颇为不解。
与之对比,即便半导体行业自2022年步入下行周期,汇成股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在2022—2023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速。
对此,汇成股份在年报中解释称,可转债募投项目扩产导致报告期内新增设备折旧摊提等固定成本提高,同时设备折旧摊提进度阶段性领先于实际产能爬坡进度,产能利用率略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致使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下滑至22.34%。
从财务结构分析,汇成股份的固定资产规模从2022年末的17.48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26.88亿元,年均增速达26.89%。其中,2024年,汇成股份的折旧摊销费用同比增长58.98%。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汇成股份身为全球第三大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企业,但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似乎未能展现出与之相称的影响力。
早在2020年,汇成股份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出货量在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排名第三,在中国境内排名第一。
自2022年8月登陆科创板后,汇成股份迎来短暂的高光时刻,但之后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2024年9月,汇成股份的股价一度跌至6.37元/股,较上市之初的历史高点下跌66.61%。截至2025年4月1日,汇成股份报收9.82元/股,总市值为82.29亿元,与历史高点相比,仍近乎腰斩。
二级市场估值的重构,既包含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的担忧,也反映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定价。
2024年1月22日,随着限售股解禁,原第二大股东嘉兴高和减持汇成股份3%的股份,持股比例从7.19%降至4.19%,减持价格为8.07元/股,减持数量为2504.56万股,合计套现2.02亿元。此后,嘉兴高和继续减持汇成股份的股份。截至2024年9月末,嘉兴高和已从汇成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里消失。
面对股价的起伏波动,汇成股份也采取回购股份的措施来稳定股价。2024年1—12月,汇成股份合计回购1191万股股份,共耗资9995.74万元。
二、业绩悬念:扩产与先进封装技术能否解锁新增长点?
在通过股份回购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同时,汇成股份也加速产能布局以巩固行业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面板制造、晶圆代工、芯片设计及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的协同突破,显示驱动芯片产业正加速向中国大陆整合。受益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本土面板巨头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境内晶圆代工厂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产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汇成股份等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随着半导体市场景气度逐渐修复,汇成股份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高阶测试平台产能逐步趋于饱和。
为巩固在AMOLED/Micro OLED等新型显示领域的竞争优势,汇成股份在2024年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11.49亿元,主要用于12英寸先进制程新型显示驱动芯片晶圆金凸块制造与晶圆测试扩能项目、12英寸先进制程新型显示驱动芯片晶圆测试与覆晶封装扩能项目。
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汇成股份的可转债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已超过60%,汇成二期车规芯片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工程建设。
汇成股份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全面推进以上扩产项目建设,提升AMOLED等新型显示领域和车规领域的产能配置,满足新型显示驱动芯片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随着可转债项目逐步落地,汇成股份有望新增24万片晶圆金凸块及2.04亿颗玻璃覆晶封装年产能。这一扩产计划将撬动汇成股份的营收增长曲线,未来其毛利率也可能随产能释放逐步改善。
不过,短期内,汇成股份的利润可能仍承压,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两大核心指标:一是新增产线的爬坡速度是否符合预期,二是下游客户订单能否及时转化为收入。产能利用率与订单兑现率的匹配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汇成股份能否突破当前盈利瓶颈,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汇成股份的募投项目量产进度及大客户验证结果。
需注意的是,在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先进封装技术已成为提升芯片性能、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
根据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Yole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封装市场规模为857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占比约为48.8%。Fan-out、2.5D/3D、CoWoS等高端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先进封装技术正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Yole预计,全球封装市场规模在2028年将达到1360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为786亿美元,占比达到57.79%。
不难预见,随着终端应用的持续升级,以及对芯片封装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先进封装技术必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在这背景下,汇成股份所掌握的凸块制造工艺恰恰是实现众多先进封装工艺的关键技术。
汇成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将凸块制造工艺由金凸块向铜镍金凸块、钯金凸块等更多新型制程扩展。公司将不断拓展技术边界,积极布局Fan-out、2.5D/3D等高端先进封装技术,以高端先进封装技术为基础,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对此,时代商业研究院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汇成股份的先进封装技术迭代进度,尤其是铜镍金凸块、Fan-out等新型制程量产节奏,并持续跟踪该公司技术路线图与产能稼动率数据,把握第二成长曲线的兑现进程。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
香港首季楼花按揭宗数达1774宗创近三年新高...
:4月1日,据经络按揭转介研究部及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香港2025年首季楼花... -
光伏产业链涨价,我国光伏相关企业已超107.3万余家...
近期,光伏产业链的涨价现象备受关注。业内分析认为,这一涨价潮与光伏行业的“抢... -
医疗AI引领医疗体系变革,今年以来已新增3.9万余家智慧医疗相关...
医疗AI正逐步引领医疗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在骨科关节手术领域,手术机器人已成为... -
双线织密防护网 筑牢权益安全墙 ——三峡人寿"3·15"多维守...
近日,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远离非法金融中... -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开启商业化,广东无人驾驶相关企业位居全国首位...
中国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迎来商业化新篇章。近日,中国民航局颁发了全国第一批载人... -
体育赛事助力经济新增长,广东省体育赛事相关企业位居全国首位...
体育赛事正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引擎。各地纷纷举办各类体育赛事,通过“以赛引流... -
公募管理费托管费尾佣全线下降...
国内公募行业自2023年启动第一阶段降费以来成效显著。2024年公募基金管理... -
化工企业成回购增持贷主力,东方盛虹、中伟股份等表现突出...
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股票获得回购增持再贷款的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化工企业是重... -
湖北宣恩:冰天雪地里的“护苗保卫战”...
3月28日,湖北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的气温计汞柱骤然跌至零下1摄氏度,春雪裹... -
年内首家!外资私募范达完成备案,前公募老将掌舵...
又一家外资私募进入中国资管行业。 近日,范达私募完成备案登记,成为2025... -
湖北咸安:5个返乡创业项目落地签约...
3月28日,“共建咸宁?楚商归来”返乡创业项目落地签约仪式在湖北咸宁咸安鑫众...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9日至30日举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国家...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