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职场女性生娃靠发育儿补贴够吗?
阅读提示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通过发放育儿补贴来鼓励生育。然而,对于职场女性而言,相比长期的抚养教育成本和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这些补贴似乎有些杯水车薪。未来,还需通过完善产假、托育服务、税收、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升职场女性的生育意愿。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提出,对生育二孩、三孩的该市户籍家庭,发放一次性育儿补贴5000元。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已有四川攀枝花、云南、宁夏、杭州、郑州、长沙等多地出台“生娃发钱”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金额从每月几百元到一次性上万元不等。
实施这些政策,目的是减轻人们的生育负担,让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愿生”。那么,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这些政策在鼓励其生育方面效果几何?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真金白银”促生育
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当舞蹈老师的李嘉欣提交了一次性生育补贴的申请。今年,温州市出台政策,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该市户籍家庭,分别发放1000元、2000元和3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自三孩政策落地以来,多地为鼓励生育,推出“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新政。记者留意到,各地政策差异较大。多数地区针对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贴,发放方式包括按月发放、按年发放和一次性发放等形式。这些发放育儿补贴的城市,大多对孩子的出生日期和户籍提出要求。
“以前看到别的城市生育二孩、三孩才有补贴,没想到温州生一孩就能申领补贴。”2022年12月刚生完一胎的李嘉欣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甘肃省临泽县、陕西省宁陕县、浙江省温州市等地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的范围。今年1月,深圳市提出,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7500元、11000元和19000元。
另外,一些企业亦推出鼓励职工生育的措施。如,旅游服务平台携程集团提出,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1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环卫服务企业侨银股份向员工宣布,一孩家庭可在孩子0至3岁之间,分别享受每月1400元、1050元和500元的奶粉及尿布补贴;二孩家庭在此基础上可申请公立幼儿园学费;三孩家庭在前述基础上再获10万元奖励。
期盼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
了解到深圳拟推出育儿补贴政策后,生活在当地的职场妈妈高臻似乎并不动心。“生育成本太高了,即便有补贴,也是杯水车薪。”她对记者说。
高臻向记者算了一笔生育账,产假结束后,因家中无人照顾孩子,她请了一位育儿嫂,每月工资7000元,加上尿不湿、奶粉等生活用品,每月养育孩子的固定支出近万元。
“结合深圳拟推出的补贴金额,还不够一个月的开支。”高臻说,她和丈夫必须努力工作挣钱,才能支付得起这些费用,“生二胎,从怀孕到休产假,前后要‘耽误’一年半时间,势必会影响我的职业发展。对于职场女性而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太难了。”
记者采访了多位职场女性,她们对于育儿补贴在鼓励生育方面的看法,和高臻相似。
重返职场后,李嘉欣发现,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专业、普惠的托育服务。“小时候,父母上班时,把我送到单位的托儿所,下班时再随父母一起回家。”如今,李嘉欣期盼着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减轻双职工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为让女性带娃、工作两不误,一些地方做出积极尝试。广东中山、佛山等地相继举办多场“妈妈岗”招聘会。今年8月,广东省提出,广泛开发设置“妈妈岗”岗位,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好的岗位设置为“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方式。
提升生育意愿需政策“组合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教授盛亦男认为,对于大部分职场父母而言,生育成本不仅包括孕检、孩子养育等直接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目前,各地的生育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但对长期的抚养教育成本等作用有限,难以降低生育带来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因此,需要通过完善产假、托育服务、税收、住房保障等政策‘组合拳’,提升生育意愿。”盛亦男说。
对于部分地区设立“妈妈岗”的尝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此举初衷是让部分职场女性兼顾工作和家庭。但他认为,“妈妈岗”岗位有限,更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婴幼儿的托育问题。“缓解托育难,仍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
记者注意到,近年,在各地出台的鼓励生育的政策文件中,“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政策”“加快构建生育友好环境”等举措频频出现。如,山东济南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为在职职工、居民提供托育服务;河南郑州计划,2025年,全市社区均要配套开设不少于20个托位的普惠托育点。
“应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家庭友好型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应保障用人单位的权益,对于用人单位支付生育及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允许据实进行一定比例的扣除,降低生育对用人单位带来的成本。”盛亦男建议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
康迈受邀参加2023上汽红岩新能源生态合作伙伴大会...
为响应“双碳”目标,推动商用车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康迈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
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MXR7999VW/车规级加速度传感器确认申...
申报奖项丨汽车芯片50强 申请产品丨MXR7999VW/车规级加速度传感器... -
五菱星光内饰官图发布定位中型轿车...
日前,五菱官方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车型星光的内饰官图。新车尺寸上定位中型轿车,... -
长三角万亿城市经济三季报:合肥增速第一宁波增速超上半年...
10月29日,南京公布该市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至此,长三角8座GDP万... -
农发行甘肃行与水投集团深化合作做好“水”的文章...
近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艳娟与来访的甘肃水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 -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
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2023年前三... -
长城汽车——坚持长期主义,践行生态出海...
10月24日-26日,以“GOLONG.GOWITHTHEWORLD”为主题... -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去年超六成中小微企业实现技术创新...
中小微企业正逐步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引擎。日前,北京市统计局发布调... -
极越01上市价格24.99万元起推出单/双电机两款配置车型...
10月27日,极越01正式上市,共推出极越01Max和极越01MaxPerf... -
全球40万用户信赖之选全新小蚂蚁7.79万元起...
10月28日,全新小蚂蚁在安徽芜湖正式上市。本次上市会,共带来全新小蚂蚁和经... -
美元等国际储备货币加息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能力...
10月3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长沙举办的... -
极越01即将上市,全国首家极越品牌交付中心正式启用...
全国首家极越品牌交付中心,即集度|极越交付中心在上海嘉定区正式启用。 10...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