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证券经济网 -> 资讯

重磅!万亿级别利好,基建要起飞了?

发布时间:2023-10-28 14:36   文章来源:中国新金融网  阅读量:18656   

继国家队汇金公司亲自下场扫货银行、ETF之后,咱们家大A又迎来一则重量级消息。

01万亿级利好来了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这里插播一则知识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赤字率仅在防控年份里短暂超过3%。因此,3%往往被很多人视作是一条赤字红线。而此次对红线的突破,足见政策的心意之诚,力度之大。

那么问题来了,财政重拳出击为哪般?

据相关媒体称,此次增发特别国债的目的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万亿巨款将被如何使用?

在具体安排上,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据相关部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02万亿国债意味着什么?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么几个维度来看待这事儿。

一方面,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恢复期,需要总需求的拉动和微观主体信心的提升。而国债增发带来的财政资金有路径短、见效快的特点,能够给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有力支撑,从而助力经济的顺利复苏。

中信证券根据《关于199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提及的数据计算得出,每1元的长期建设国债,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6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此次增发国债,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升至5.5%,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

一句话总结,拉经济。

另一方面,在临近年底的四季度调整预算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情况,有为明年财政前置发力的意思。同时,增发资金里的一半将在2024年投放,可见对来年经济增长的重视。而且,3%赤字红线的打破是一个重要信号,意味深长。或许可以修正市场对政策空间的理解,对中期经济的增长形成稳定的预期。

一句话总结,稳预期。

除此以外,当前我国地方债务占比较高,有关部门债务虽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有风险存在。此次由中央来增加赤字、发行国债,并将具体资金转移支付给有关部门,既可以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同时也能优化债务结构,一举两得,从而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一句话总结,降风险。

最后,从资金去向来看,特别国债资金将被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的八大方面。方向非常明确,两个大字基建。

粤开证券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基建投资快速发展,一系列大国工程先后发挥重大作用,关于基建投资空间和潜力的讨论较多。我国基建投资仍具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在减灾防灾比如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建设等方面,同时我国基建投资呈现出区域结构不均衡的特点。此次资金用途针对性强,目标明确,选择了补短板、惠民生的领域,这也是财政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应有之义。

兴业研究此前曾在题为《特别国债的猜想:方式及影响》的研报里有过测算:假设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则其资金使用分两种情形,情形一:该笔资金在2023年内使用,将额外拉动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4.7个百分点;情形二:该笔资金在2024年使用,假设2023年全年基建增速保持在8月末水平,则该笔资金将额外拉动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

一句话总结,强基建。

03如何提前布局行情?

而眼下,除了作为财政发力的重要抓手外,基建行业仍有一系列催化因素。

新基建正在给行业注入成长因子。

所谓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包括5G新基建、人工智能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物联网新基建、电力新基建、医疗新基建等众多细分方向。其拥有更强的科技属性,具备更广阔的盈利前景,可以给传统的基建行业带来更多成长属性。

一带一路正在打开行业天花板。

所谓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其中,以国际工程为首的基建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大部分为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占全球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且普遍属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基础设施建设总量相对较低,未来的经济增长有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拉动。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基建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基建行业的天花板也会因市场的扩大而显著提高。

中特估正在成为估值修复发动机。

所谓中特估,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具体来说,中特估主要以央企、国企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主,涉及通信/计算机、建筑、能源/电力、军工、银行等板块,多为具有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特点的价值蓝筹股。

在中特估概念的催化下,央国企的估值有望不断提升至合理水平。

而在众多行业里,基建无疑是与中特估概念最贴合的行业之一。以基建50ETF所跟踪的中证基建指数(930608)为例。

截至2023年10月24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简称以中国打头的中字头公司就占了十分之七。十家之中,七家为中央国有企业,一家为地方国有企业。

目前,中证基建指数的市盈率为7.43,在近10年时间的分位点为0.23%,即市盈率低于超过99%的时间段。市净率为0.80,处于破净状态,在近10年时间的分位点为0%,即市净率低于超过99%的时间段。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较大修复空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574